2019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方法
复试及录取方法
复试工作是研究生考试招生的要紧组成部分,是保证选拔水平的要紧环节,是录取工作的要紧依据。依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大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公告》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
公告》等有关文件精神,学校结实树立"考试招生也是育人"的理念,坚持"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结合学校实质,特拟定本方法。
1、招生复试工作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完善,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坚持全方位考查,综合评价。既要重视学业常识考核,也要加大对考生专业能力素质和科研革新潜质的考查,既要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一贯表现。
坚持充分发挥和规范复试小组及导师组在复试选拔中有哪些用途。明确招生导师在复试工作中的权利、责任和纪律需要。
坚持严格过程监管,复试要做到全程录音录像。
2、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需要
一般计划:实行教育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需要"为学校第一志愿复试分数线。
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分数线总分高于248分,学校划定外语单科成绩高于25分。"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分数线总分高于248分,学校划定外语单科成绩高于20分。
复试应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率通常高于120%。
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考试报名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考试报名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学校不进行破格复试。
3、招生调剂原则
调剂考生需要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管理软件"进行调剂,且须符合我校招生简章规定的调入专业的考试报名条件。
初试成绩需要符合我校复试分数线,且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考试报名专业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
考试方法须为全国统考。考试科目中,外国语语种须为全国统考英语、日语。调剂工学、管理学等门类的考生原则上初试业务课"科目一"应为数学,生源紧缺且调剂困难的专业可以调剂未参加统考数学的考生,但需加试与统考难易程度相当的数学。
依据学校2019年第一志愿考生上线状况及教育部下达的专项计划数,学校接收"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调剂,专业学位优先。不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的调剂。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在高于国家B区别数线基础上,自主确定一般计划调剂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需要,对申请同一专业、初试科目一模一样的调剂考生,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能容易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
4、招生复试组织管理
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在学校招生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学校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复试录取工作。
组长:白日霞
成员:顾克东、王志军、韩瑛、杜永红、冶生贵、段小强、
杨永昌、马志学、贺卫光、赛音、才让、李永宏、田富鹏、刘丽江、杨朝继、李嘉慧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对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检查,严肃处置违纪违规事件。
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复试的组织和推行。
1.各培养单位在复试前须依据学科或专业实质状况组织成立复试工作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其中组长1人,由组长选派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职员参加复试工作。另须配备秘书1名。复试小组成员须签订诚信承诺书,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2.各培养单位须依据本方法需要,结合专业特征和培养需要拟定本单位复试细节。复试细节要严格实行国家政策和学校有关文件规定。不能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也不能设置其他歧视性条件。复试细节需经研究生处审核通过后方可在本单位网站公布。
3.在复试前学校组织召开复试工作培训会议,对有关职员进行有关政策、业务和纪律等方面的培训。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学校培训会议内容,依据各自学科和专业特征,组织召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复试工作小组会议,对复试小组成员进行复试工作培训。
4.复试工作中涉及的命题、制卷和评卷等有关工作须严格根据学校有关文件需要实行。
5、招生复试内容和方法
复试包含专业课笔试、加试、综合应聘和体检。专业课笔试、加试、综合应聘继续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体检由校医院组织。
专业课笔试
专业课笔试主要测试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由各培养单位负责组织。考试时间为2小时,考试题目满分100分。考试科目依据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进行。
加试
1.凡初试外语选择梵文的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英语,考试时间2小时,考试题目满分100分,成绩记入复试总成绩。
2.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考试报名专业有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能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法为笔试。考试报名法律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髦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互联网教育考生可以不加试。加试科目难易程度应严格根据本科教学大纲的需要学会,考试时间为每科2小时,考试题目满分为100分。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总成绩。
3.调剂初试未考数学的工学、管理学等门类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数学,考试时间2小时,考试题目满分为100分。加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
综合应聘
综合应聘主要涉及专业素质和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外国语听说测试等方面内容。
1.专业素质和能力:应重视对考生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及革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全方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理论常识和应用技能学会程度,借助所学理论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进步动态的认知,在本专业范围进步的潜力等。
复试工作小组成员须现场在《西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应聘专业素质评分表》上给出分数。
2.综合素质和能力:应重点对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质工作表现等方面的状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和心理健康状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方面进
行考核。复试工作小组成员须现场在《西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综合素质和能力评分表》上标出适合选项。
3.外语听说测试:各单位须依据考生初试阶段选择的外语语种进行听力和口语测试;选考梵文的考生须进行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外语测试须单独打分,满分100分,计入复试成绩。每位考生测试时间不少于5分钟。复试工作小组成员须现场在《西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听说测试成绩表》上给出分数。
每位考生的应聘时间通常不少于20分钟,满分100分。员工如实填写《西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状况登记表》中的有关内容,并仔细核对、登记并录入考生成绩。
体检
体检工作在复试阶段进行,由学校统一安排。
6、招生复试需要
考生复试资格审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须在考生复试前对考生进行严格资格审查,考生在复试前须提供如下资料,审查未通过者不予复试。
往届生: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应届本科毕业生:学生证原件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对于获得海外学历的考生: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书面认证报告原件。
未通过网上学历校验的考生: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书面认证报告原件。
自考和互联网教育本科生:在录取当年9月1近日可获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须出示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考办公室或互联网教育高校出具的有关证明原件。
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上线的考生:国家公布的民族地区自治地方已就业的单位赞同考试报名的书面证明原件。
考试报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入伍批准书》及《退出现役证》原件。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等加分项目的考生:有关证明材料原件。
除以上各项外,所有考生均须出示身份证原件、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政审表原件,同时提交以上所有材料复印件一套,以存备查。考生须筹备最近一寸彩色照片一张,底色不限。
考生迟到15分钟不能进入考场,未按规定时间到学校参加复试的考生视为弃权。
对符合教育部规定考试报名资格的考生,由各培养单位在准考证上加盖"赞同复试"章,对有关证件、证明不全或不符合考试报名条件的考生,不予复试。
考生凭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到培养单位参加应聘,培养单位要对考生信息认真审核,并由考生签字确认。
经考生网报后现场确认的考试报名信息在复试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
复试收费:复试考生须根据《甘肃进步和改革委员会、甘肃财政厅关于大中专院校招生报名费等怎么收费的批复》文件需要缴纳复试费。具体怎么收费为每生每科30元,外语听说测试20元。
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收费明细表
考生身份
复试笔试费 (元/生)
应聘费 (元/生)
加试一(元/生)
加试二(元/生)
外语听说测试 (元/生)
小计 (元/生)
非同等学力
30
30
20
80
同等学力
30
30
30
30
20
140
在此基础上,初试选考梵文考生须加试英语,另收30元/生;工学及管理学等初试未考数学的调剂考生须加试数学,另收30元/生;所有考生须缴纳体检费40元/生(体检时交校医院)。
7、招生录取工作成绩核算
考生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相应网站权重相加得出,具体计算公式为:
1.第一志愿考生总成绩=初试成绩总分/5×初试成绩网站权重+复试成绩×复试成绩网站权重
2.调剂考生总成绩=/2×初试成绩网站权重+复试成绩×复试成绩网站权重
3.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40%+应聘成绩×50%+外语听说测试成绩×10%
选考梵文的考生:
复试成绩=/2×40%+应聘成绩×50%+外语听说测试成绩×10%
录取规则
1.学校根据招生计划名额依次确定拟录起名字单,对本专业第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分别排序,第一志愿合格考生按换算后总成绩从高到低排行榜,调剂合格考生按换算后总成绩从高到低排行榜。第一从复试合格的本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依据一般计划数和专项计划数确定拟录起名字单,若未达到招生计划名额,再从复试合格的调剂考生中确定拟录起名字单。
2."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复试结束后,依据换算总成绩分省排行榜,结合各专业各考试报名类别考生复试状况及专业招生计划数,确定拟录起名字单。优先录取学校优势学科考生。
3.考生专业课笔试、应聘、加试科目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4.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录取资格无效。
6."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享受教育部规定加分项考生与其他定向就业考生未在规定时间提交与考试报名相对应的材料或协议书者,不予录取。
7.学历信息核验有问题的考生,须在学校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学历核验,对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学历核验的考生,不予录取。
对弄虚作假或考试违规、作弊的考生,无论何时核查确定,一律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置方法》和《一般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严肃处置。
8、招生纪律需要
研究生招生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各单位及有关职员应严格实行国家政策与学校有关规定,确保招生工作的科学规范和公平公正。对违反招生政策,导致不好的影响的单位和职员,学校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置方法》《一般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置暂行方法》及《西北民族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置方法》等文件进行严肃处置。
本年度有直系亲属或利害关系人考试报名其所在培养单位硕士研究生的职员,须主动申请回避复试及录取工作。
各单位要充分看重并根据《甘肃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务管理规定》及学校有关需要对研究生招生职员进行管理和培训。根据涉密程度和范围,培训方法可自行确定。
全体招生职员要树立安全保密意识,各培养单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组长要与研究生处签订《2019年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责任书》。所有参与复试的员工须签署《2019年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员工诚信承诺书》,确保试题等涉密材料及信息的安全。
各单位要认真受理考生咨询,做好对学生的讲解工作。学校将委派巡视员现场巡视和监察。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受理考生的投诉和申诉事宜,经调查状况属实的,将责成有关培养单位进行复议。
9、招生信息公开
复试方法、参加复试的第一志愿考生名单等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中公布。
调剂考生复试名单在我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网站
公布。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复试细节及复试安排经研究生
处审核后在本单位网站公布。
拟录起名字单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以上信息根据"哪个公开,哪个把关""哪个公开,哪个讲解"的原则实行。
招生咨询电话: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931-29382990931-2938046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系方法一览表
院系所码
院系所名字
联系人
联系电话
001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老师
0931- 2938160
002
经济学院
柳老师
0931-2938567/4512128
003
法学院
张老师
0931-2938190
004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杨老师
0931-2938192 /4512194
005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杨老师
0931-4512107
006
体育学院
任老师
0931-4512936
007
文学院
韩老师
0931-2938923
008
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
妥老师
0931-2938265/4512573
009
藏语言文化学院
英老师
0931-2938122
010
蒙古语言文化学院
塔娜老师
0931-2938286/4512056
011
外国语学院
李老师
0931-4512136
012
媒体传播学院
周老师
0931-4512047/4512887
013
音乐学院
贠老师
0931-2938157
014
舞蹈学院
易老师
0931-2938378
015
美术学院
马老师
0931-2938539
016
历史文化学院
陈老师
0931-2938995/4512802
017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王老师
0931-4512202
018
电气工程学院
菜老师
0931-4512900
020
化工学院
马老师
0931-4512930/4512932
021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老师
0931-4512978
022
医学院
宋老师
0931-2938100
023
管理学院
刘老师
0931-4512123
101
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
江老师
0931-2938095
102
社会科学研究院
卓玛老师
0931-2938041
监督举报电话:0931-2938568注:本方法未尽事宜或与国家后续有关文件不同的,根据国家最新规定实行。本方法由研究生处负责讲解。